102/11/18 何謂破壞性科技 | |
---|---|
名稱 | 何謂破壞性科技 |
日期 | 102/11/18 |
課程名稱 | 電子商務 |
美國諮詢公司與智庫「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發布研究報告,公布未來12項可能改變生活、企業與全球經濟的破壞性科技(disruptive technologies),有望在2025年帶來14兆至33兆美元(約台幣419兆至988兆)規模的經濟效益。
研究報告從100種科技中挑選出12項經濟效益最高的科技,透過深度分析這些技術可能的應用方式,以及可創造的價值,並以經濟效益排名。報告估算的2025年全球經濟產出為100兆美元。
移動式網際網路 最看好
排名第一的是移動式網際網路,應用的技術包括無線技術、小型、成本低廉的運算與儲存設備,先進的顯示科技、自然的使用者介面,以及先進但價格低廉的電池。用途包括增加勞工生產力,及透過遠端監控系統,減少治療慢性疾病的成本。預估能在2025年帶來3.7兆至10.8兆美元的經濟效益。
排名第二的則是知識工作的自動化,例如以智慧軟體系統取代人工來處理顧客服務電話。預估可帶來5.2兆至6.7兆美元的經濟效益。第三則是物體之間的網際網路,例如在物體中嵌入感測器,監控工廠中產品的流動。第四則是雲端科技,廠商可透過網路提供服務,也可增加企業資訊科技的生產力。
排名第五的則是先進的機器人技術,未來機器人會發展得更敏感、靈巧、更有智慧,可完成以往認為過於細緻或不符經濟效益的工作。若用於醫學上,機械人手術系統可降低侵入性,機器義肢或「外骨骼動力服」可恢復截肢者或老人的四肢功能。
排名第六的則是可自主或半自主導航與駕駛的交通工具,除了方便外,也有望避免嚴重交通意外發生,可拯救3萬至15萬人的性命。排名第七的是新一代基因組學,以快速、低廉的成本完成基因組定序、先進的分析以及合成生物學,可應用在治療疾病、發展農業,生產高價值的物質。
經濟效益 估近千兆台幣
排名八到十二的其他科技包括能源儲存、3D印刷、更強韌和更有傳導性的先進材料、石油和天然氣探勘與發現,以及再生能源。
至於近來成為熱門討論話題的海量資料(Big Data)在報告中並未列為獨立科技,麥肯錫解釋,海量資料是這12項科技中許多科技的基石。包括自動化工作、機器人技術、基因組學都少不了海量資料運用。
報告呼籲,在科技不斷演進同時,企業領導人應持續更新組織策略,確保公司保持前瞻性,並使用科技增強內部績效。對企業來說,破壞性科技可扭轉市場局面,創造出全新的產品與服務,帶來新商機。
決策者則可利用先進科技處理營運上的困難,例如使用物體間的網際網路來改善基礎建設管理,或利用移動式網際網路創造新的教育與訓練系統,讓公共服務更有效率。
更新日期:2013/11/18 下午 08: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