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0/29 萊因生平理念及貢獻
-
名稱
-
萊茵生平理念及貢獻
-
描述
-
人物的生平理念
-
日期
-
102/10/29
-
課程名稱
-
教育概論
-
指導教師
-
朱惠芳
-
心得
-
威廉萊因生於一八四七年卒於一九二九年。他是一位德國的教育學理論學者,同時他也是一位赫爾巴特派晚期的代表者。
萊因於一八六六年於愛森納赫文禮中學畢業後,他到耶拿(Jena)學習神學相關知識,同時也聽由卡爾•福爾克馬爾斯托伊(Karl Volkmar Stoy)演講有關教育學的講座。在一八四九年萊因通過了神學候選人考試。在這時萊因將他的研究從神學移到研究教育學,並投身於齊勒(Ziller)的門下,成為一名實習生。在一八七一年的時候萊因成為了一位老師,任教於德國巴門,而在一八七二年任教於魏瑪。而在一八八六年來因被任命為教授,也成為卡爾•福爾克馬爾斯托伊的繼任者。除了教育活動外,萊因也積極參與政治,呼籲自由並主張公立學校的教學專業。
萊因因為受齊勒的教誨,其理念受赫爾巴特派影響,赫爾巴特派指出「無教學的教育」與「無教育的教學」是不存在的,這意味著教育需要透過科學的教法而教學也需要擁有教育的意義存在。此派教學,以倫理學和心理學為教育性教學的基礎。
赫氏提出的倫理學包含內在自由、完善、善意、正義、公平。內在自由是指能有自主的意志不受外在人為的干擾。而完善的的觀念是因為個體的不成熟,而個體透過教育的強化,漸漸趨向成熟,使個體終於完善。善意的觀念是提醒應該要避開惡意的行為和傷害,同時也要重視善意,主動的避免惡意的傷害產生。而正義的觀念是要求對爭執與衝突做反省,以理性的和諧作為目標。另外公平的觀念是「賞罰分明的」概念,報酬和懲處是相對的,這會因為怎麼樣的行為而獲得什麼樣的後果。除了個人道德觀,社會道德的觀念也十分重要,也就是個人、教育和社會都是息息相關的。
而心理學的的基本理論是以「觀念」為最主要的探討焦點而形成「觀念心理學」。赫爾巴特派以人類的觀念是心理最基本的要素,而觀念的獲得是構成知識的來源,而且因為觀念容易遺忘,需要常常複習方能讓觀念持久的保存下來。
在倫理學和心理學的建構下,對其理念包括教育與教學目的的見解──目的論。
其中目的又分為是單一性和多一性的,而他認為單一性是不可能產生的。這是因為教學者須關心學習者的未來而去做準備,但是人的追求是多面向的,因此教育和教學的目的也應當是多面向的,也因為基礎的概念如倫理學五個面向也各自牽涉到了多種觀點。雖然說目的性是多一性的但是最終的目的還是幫助道德的養成,達到知識和道德和一的目的。
教育是為學習者著想所以又分為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李其龍譯的書裡頭說:學生未來目的的範圍立即可分為:一種純粹可能的目的領域和一種完全與此區分開來的必要的目的領域。前者他也許今後總會把握住並在任何範圍內去追求,而後者假如忽略過去的話,他是絕對不會原諒自己的。總言之,教育目的可按照一項目的和道德目的來區分。所以可能的目的在今後的環境學習者有機會自己去追求,但理念中更重要的是必要的目的,即為道德教育的完成和實踐。
而理念又包含了「興趣說」。
興趣說是透過多方面性的概念來界定興趣的理想架構,而所謂多方面的興趣,是當個體探討很多不同的事物而與事物間具有共通點時興趣就產生了。理念中認為興趣若沒有經過陶冶只是一種不精通的興趣,這並不是萊因的理念所要的。要透過多方面興趣的「培養」並使之相連,在均衡成一整體,才是最終目的。
也就是說像教育目的有單一性多一姓,個體的興趣也是多方面姓的,同時也具有統一性,興趣的統一性是說興趣雖然是多方面但之間可能都是有關連的。而培養興趣的目的也與「完善」符合,李其龍譯說,完善並不是特別突出,而是教師能夠看出未成熟個體的內在潛力並不斷的強化、引出並使學生的潛能能完全的保留下來。因此多方面性的興趣代表了培養一種充實的生活並使生活趨向完善,使人類的生活更加豐富興玲更加寬廣,另外當然的,在道德上也能更加完善。
總括而言,萊因擁有赫爾巴特派的理念,而理念是為傳遞知識而達到目的論和讓多方面興趣統一的興趣說,而為達到目的同時也不違背倫理學和心理學的準則。
赫爾巴特構想中的教育學,僅囿限於教學的範圍,又特別偏重在於教的方面,相對地忽略了學的重要性。且其教育學只建築在倫理學和心理學基礎上的應用科學,缺乏具體的建樹。萊因則秉承師志繼續的去鑽研教育學系統化的問題,著有「系統教育學」一書,更完整的將教育學體系分成歷史的教育學和系統的教育學兩大類,讓教育學體系在系統化上又更進一步。
另外德國的教育家赫爾巴特倡導階段教學法,在教學的過程中循著一定的階段,以啟發學生的思想、增進知識和培養推理的能力為目的。赫氏的階段教學法原只有四段-明瞭、聯合、系統和方法。後來萊因沿著四段教學法內容去鑽研和修改了以後成為了正式的五段教學法。五段教學法分別將每一階段的教導原則綜述如下:
1、 預備:教師用問答和談話,在交談過程中使學生回憶起已有的相關知識,替學習新教材前做準備。
2、 提示:教師提出許多事例來讓學生觀察,而這些觀察的結果可以成為解答問題或求得結果的根據。
3、 比較:教師利用問答討論的方法,使學生分析所提出的材料可以與舊經驗相互比較。
4、 總括:教師幫助學生在思考過後把知識做一番整理和組織,讓學生可以求得一個解釋這些事例的原則。
5、 應用:使學生應用所求得的原則,來解決問題,以驗證其是否正確。
以國小一年級學生以五段教學法上課的內容做為實例,主要的學習目標為讓學生認識圓錐、圓柱體、長方體,並用教材摺出以上各種形狀。第一階段預備,老師在黑板先畫出圓錐、圓柱體、長方體,並向學生們提問問題,例如在生活經驗中是否看過跟這些形狀一樣的東西?在學生在記憶中尋找問題的答案時,就等於是為新教材做了準備。第二階段提示,教師提出問題的解答並就近找出這些形狀的物體,例如教室的櫃子,讓學生觀察,觀察的結果可以成為結果的根據。第三階段比較,是在學生從回憶到重新觀察兩階段後老師再提出問題,讓答案更明確,並使學生把心經驗和舊經驗做比較。第四階段總括,則是教師作的整理,讓抽象的知識經過組織以後,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最後的五階段應用,則是以實作的方式,如將長方形變成正方形和運用圓錐、圓柱體、長方體為身體,畫上眼睛鼻子耳朵等做出一個動物造型,在同時教師也會邊在旁邊協助,而學生也可以驗證剛剛學來的知識是否正確。
五段教學法的步驟企圖闡釋最佳教學進程安排的五個步驟,但是在實際上,由於教材性質、教師、學習者和環境的因素相當錯綜複雜,能夠百分之一百的照著流程進行教學幾乎不可能,所以教師可彈性應用此種教學的步驟。
萊因的貢獻建築於赫爾巴特之上,從赫爾巴特到萊因的意義在於,提出和論述了教學階段的問題,明確的將教學當作一個過程來研究奠定了教學過程的理論基礎。使教育學成為一門專業的學科,使任何的教育活動有更多的理論基礎在其後加以支撐,就此肯定了教育是一種高度專業的活動,而萊因像他老師一樣認為唯有透過倫理學確立教育目標;憑藉心理學瞭解學童身心發展,以安排適宜學生學習的教材,教學活動才得以順暢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