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讀書小組討論之後,竊以為幾個要點值得留意,記于附件。
更新日期:2014/10/14 22:42:00
今天學姊分享的台灣插畫家小油,真的是一個十項全能的畫家,參與各項類型的創作,擁有多變的風格卻不會迷失自己的個人特色,非常有才華,對於自己的未來工作有增加了一份信心。采玲教的雷射特效難度有點高,做起來不容易。
更新日期:2014/10/14 21:57:50
很細膩的用背景去加以和人的情感結合一起,清楚描述戀上一個人的一種狀態。也提及農莊文化、主僕階級。而這並不是一個很單純的不會有結果的結局,經過這次讀書會,讓我知道,在更多細節裡,更多巧思與秘密藏在更深處,雖說魔鬼藏在細節裡,但屠格涅夫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魔鬼。
更新日期:2014/10/14 21:51:36
書名:小塵埃 作者:房慧真 出版社: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年2月 心得:相信,大家由小孩漸漸變成大人當中有不少血淚史。作者把人性的醜惡一一呈現,小孩子時候我們都想和誰要好。他是我一輩子的好朋友,因為她家裡非常有錢,有好多好多玩具。可是在小孩的世界早已經有小圈子文化,可是小圈子文化背後換來的是別人的閒話滿天。甚至要為所為的老大服務,這一切值得嗎? 長大後,你會記起所謂的老大?老大只是停留一個點,待他長大以後明白到真心的朋友為甚麼非常少?現今小孩子,大多受家長影響,穿名牌,要上名校,要參加很多 的課外活動,要去補習班等。這樣對小孩心理會好?現在的小孩已經不玩玩具了
更新日期:2014/10/14 21:44:13
本次讀書會所讀篇目是屠格涅夫的《三次相遇》。上中學時,總覺得俄國的文學作品在情感濃烈之外,還常常帶有年少的我無法理解的家國情懷,較歐洲其他國家的文學作品更有距離感。而現在結合個人的經歷及世界觀來看,就能看到俄國作品在歐洲文學中的獨樹一幟,及這種獨特情懷的寶貴。 這是我第一次和中文系的同學們一起讀書,同學們由不同角度、從不同段落,帶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切入文章,大大擴展了這篇文章可以思考的空間。希望今後幾次讀書會也同樣精彩。
更新日期:2014/10/14 21:44:00
在大學期間除了學習專業知識,也需要學會企業需要的能力,很高興學校有幫我們舉辦相關的講座,像是面試禮儀...等。這些都是出社會時所會用到的技巧,所以要多多學習。
更新日期:2014/10/14 21:19:40
在這一個學期,我給自己設定幾個目標和期許,除了希望自己能夠在課業上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之外,我這學期多給了自己一個任務,這一學期我我決定讓自己成為半工半讀的人,我成為某公司的正式員工,一方面是希望自己多些機會了解目前世界的狀況,另一方面是希望給自己一個除了在學校之外的學習機會,加油!!
更新日期:2014/10/14 18:04:05
這是大三的第一個學期,這學期有三個主科,分別是公共經濟學、財務經濟學、計量經濟學。 這三科都是較實務的科目,因此我要多多對時事有所關心,畢竟大三了,再一年多就即將面臨到找工作的難題! 由於我還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是甚麼,因此我想趁著這個時間,先考取一些較基本、簡單的證照,比其他人多一份能力,在出社會後就有較大的生存機會。
更新日期:2014/10/14 17:59:12
走不走得出來,決定於每一個人的心願不願意敞開,一樣都要花時間,真正愛過的人無不用時間的療傷,只是恢復的速度不同,哭過了,也痛過了,那就要趕快振奮起來,或許我跟作者是不同的兩種想法,因為我會想辦法讓自己趕快好起來,就雖然會想念以前但是,依舊不會放任自己晨在那低潮的氛圍裡,身邊還有其他的朋友關心我,還有家人!不管在哪一個方面,人生旅途中總有走累的時候,必然要休息後才有力氣繼續往前走,要給足自己信心和勇氣,只有自己才最能拉自己一把,放任自己在裡面繞來繞去或許更憂鬱,那不如想辦法讓自己快好起來,讓自己更快樂,迎接新的生活,新的人事物,時間不等人,不要讓青春流逝了,還偏偏流逝在不美麗的心情最多,等到以後
更新日期:2014/10/14 14:55:40
書名:一生二,二生三─高行健小說研究 作者:危令敦 出版社: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出版年:2013年八月 心得: 會讀這本小說,完全拜閱讀達人這個活動給我的機會。在讀之前,我完全不知道「高行健」是誰、有多厲害。讀了之後才發現,他在兩千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更是首位華人得主,更讓我有興趣的繼續讀下去。他的得獎作品「靈山」,是以一位罹患肺癌的人且剩下不長的生命為主角,在得知這個消息後,他毅然決然的放下在北京的工作,獨自強往中國偏遠的西南邊探險,在火車上聽到其他旅人在講靈山這個地方,便獨自前往。書中描述追求心中的平和與自由,也用了大量的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在一生二這本書內,有仔細的研究,也有
更新日期:2014/10/14 14:01:56
1.主辦單位:學生學習發展組 2.名稱:103(1)閱讀達人競賽 – 雲山光影:生命閱讀與書寫 3.書目資料: 雲山光影:生命閱讀與書寫、王鳳珠, 林彥宏, 吳幸姬, 曾瓊瑤, 楊清惠等編撰 ; 林素玟主編、新學林出版 4.內容: 因為書名的關係,讓我決定拿起這本書好好回憶國高中的國文課。那時腦中瞬間閃過國文老師站在黑板前唰唰地寫板書,而我茫然地坐在桌前轉筆、另一隻手抵著下巴,半神遊地看著老師說得口若懸河,但彷彿無字天書般課本裡的半個字完全無法進入腦袋。因此,當作回味當年的文藝氣息吧。 雖然對生命沒特別的興趣,但能和之前讀過的書有關卻著實令我好奇。例如這本的副標「生命閱讀與書寫」。其
更新日期:2014/10/14 13:17:58
課程社團名稱:校園與社區服務學習 服務日期:10.9 服務機構:陽光基金會 服務地點:淡江大學 被服務人數:0 資料成果呈現方式:書面資料 服務內容與學習要點: 今天主要內容在聽美麗阿姨的生命經歷並且了解甚麼是顏面損傷 心得隨寫: 經過這次的演講,一方面非常感動美麗阿姨的樂觀,更加敬佩的是她進取的態度,希望我可以利用這次微電影的拍攝和募發票的行動幫助更多顏面損傷的人們!
更新日期:2014/10/14 12:59:26
這本書很有趣的是,就像我國中和高中所買的一卡車這樣的書一樣,是在教閱讀與寫作的,比較像是輔助老師教學的教材。 本來我有點疑問這樣的書為什麼會列為中國文學裡,但後來轉念想想,之所以有這樣的活動讓我們走進中國文學的變化多彩和深厚的文化意涵,經典之所以為經典,正是從閱讀與書寫起步的。 老實說,看到這樣的選讀文章和題目作文,很有親切感。已經不曉得有多久沒有這樣地寫作文。 其實以前的我,很不喜歡訂題目。小時候老師總會說,文章起承轉合,脈絡掐住了,文章至少不會太糟。可是題目就像一條條線把我緊緊纏住,只能在僅有的小框框裡發揮無限可能。對我來說,文學是感性,更是盡情揮灑心情文字、感想意念的工具、天地,這
更新日期:2014/10/14 12:52:32
我認為這本唐詩三百首的書比三民好的地方,在於文字比較不那麼艱澀,反而易於閱讀許多。再加上導讀裡對唐詩全盤介紹,也是讓一般讀者更深入去理解唐詩世界很好的墊腳石。 導讀雖然有點教科書的意味,但是至少是比較全盤地去介紹,甚至格律的部分,也是有提到。但是一般讀者能理解多少,還是很難去評判。畢竟格律這樣的東西,三言兩語難以明晰,缺乏人去引領,可能只是一頭霧水。 我覺得可惜的地方是,賞析的地方比較硬梆梆,而且詩句也沒有特別注釋,雖然可以從賞析去理解,但是在這裡三民優於本書的地方,就是注釋的部分。為什麼我會稱注釋很重要呢?畢竟唐代到現代已有千年之遙,不論在人事時地物上,都有很大的變遷,語言用字也與現代有
更新日期:2014/10/14 12:52:03
書名的圖說,著實讓我產生了好奇心,否則古文觀止是最常被拿來當上課教材的。比如燭之武退秦師、多行不義必自斃的故事、趙盾弒其君...等等,都是耳熟能詳的。 然而這本書每篇篇名之後都有標示出處和原文篇名,是我覺得很不錯的地方,畢竟內容都是白話,如果讀者對原文有興趣,就可以從出處那邊找到自己想要找的資料。 再來,篇末的老師評語也是一般讀者入門的好材料,就像以前課本總是會有賞析之類的短文。名句經典也是可以讓讀者更加印象深刻的地方。但最不能理解的,大概是最後的漫畫經典,兩格的片段故事內容,我不知道如何配得起圖說二字,明明文字比圖更多。我想也配不上如封面所稱的「在故事和漫畫的趣味妝點下」。 以前就拿古
更新日期:2014/10/14 12:51:33
首先呢,以下的評論僅表示個人對這本書的喜惡,無關對錯。 基本上四大名著我只差水滸傳還沒讀過原本了,但是基本上都是先有青少年版的基礎。 然而這不是重點。 被這本書吸引的原因,是好奇他到底能用怎樣的角度去看待四大名著。 從封底的簡述讓我小小失望,到一篇一篇地翻過,積累了更多的失望。 怎麼說呢?其實上一篇中,我提到個人偏好感性一點的文章,而不是去組合分析死板板的。 在這本書裡我只看到作者以個人見解去剖析四大名著的故事。也就是單就故事的脈絡,而不去看時代、不去看文筆、不去看故事鋪排。 也許這樣的方式也是行得通的,但總讓我有個感覺是,這本書只是粗淺之見。在我讀過紅樓夢之後,曾經找過相關的研
更新日期:2014/10/14 12:51:00
其實,像這樣的書籍,在當年高三真的念得很多。很多都是看到不想再看。 系上的老師曾經說過,現在的孩子很少能接受用黑板寫字抄筆記,而且很多的老師也開始用ppt教學,造成了學生偏向圖像記憶。雖然我認為,圖像本來就比純文字更容易去記憶和回想,但是老師說得也沒錯。 在高三的時候,我最喜歡有整理過像這樣的國學常識書,因為是整理和比較,所以很便於閱讀和理解,輕易地就可以看出差異。 然而,後來才發現出一個問題。很多人因為已經習慣市面上的參考書都是整理過後的表格、整理脈絡之後的順序,變成無法自行去整理出像這樣的一個結論。在我們中文系,常常要讀的都是古文,也常常要讀的都是沒有圖像表格的純文字書,對很多人來說
更新日期:2014/10/14 12:50:18
當初在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我就很想拿來翻。翻開之後看目錄,果然真的有很多很熟悉的故事。是不是必讀不知道,但是大部分都像是寓言一樣的故事,來當睡前小品也是很不錯的。 裡面的眾多故事分成四個部分:得與失的轉化、面對意外事故、大道無處不在、認識自己:如何看待自己。 以我的一個思考脈絡,我會將「認識自己:如何看待自己」放在第一個部分。先不論閱讀的年齡層,要先由自己出發,才能推己及人。如果連你都無法貼近地了解自己,如何去談得與失的轉化,更無法談面對意外事故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了。所以我的順序會是,認識自己、面對意外事故、得與失的轉化、大道無處不在,這樣的一個脈絡。 最後再講大道,你才能體會中國哲學裏
更新日期:2014/10/14 12:49:55
早在國中時期,就在圖書館哩,不小心翻閱到張愛玲的書。當時的年紀,很喜歡看小說,也看了一些談情說愛的故事。還記得那時候拿了傾城之戀來看,也許是還不能適應文學小說和一般比較不入流的言情小說之間的差距,於是沒看幾頁便放下了。 這些年來,屢屢在中國文學的這條路上,會聽到這個名字,也知道她是一個有名的作家,但是因為當時沒留下好的記憶,所以始終並沒有去了解這個作家的故事。 這學期,在系上的台灣電影與文學課中,也聽到了老師提起她,說她很多部作品都拍成電影,比如:色戒。此後,我才開始對張愛玲產生一點點的好奇心。 拿到這本書,首先是被它的厚度所震懾,看了書底封面的介紹才知道裡面滿滿是研究張愛玲的論文。一篇
更新日期:2014/10/14 12:49:26
感謝有這樣的機會,可以看到聊齋誌異的原本。以前,只是從電視劇看到聶小倩、甯采臣;從電影裡看到畫皮的人物。卻從來沒實際地看過原本。 裡面的故事各式各樣,但不脫狐仙鬼妖和人之間的互動。也許正是因為這樣光怪陸離的故事情節,印象中很多都被改編成戲曲,來換一種方式呈現在大家面前。 忘了是誰說的,裡面的妖魔鬼怪有時比人更可親、比人更能去捉摸。反而是,人心險惡,醜惡的程度有時候並非觀察便能得知的。我想,不論作者是否都是蒲松齡,想必創作的人,都是對大時代有深刻感受,才會把自己的情感寄託在故事與人物。 去查了一下,蒲松齡是明末到康熙年間的人,勢必經歷戰亂和異族統治,對社會現狀的不滿和對人心的嚮往,可以在讀
更新日期:2014/10/14 12: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