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的大學生活,對成績一直抱著有過就好的態度,分數自然是不高,大二時擔任幹部更是無心於課業,升上大三,我重新檢視了自己這兩年的成績,真得慘不忍睹,於是我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學期結束後成績也如預料中進步很多,雖然有幾個科目還不到當初設定的目標,但也讓我信心增加不少,這學期很充實,也讓我學到很多,大學生把課業顧好只是基本需要做到的事情。
更新日期:2016/04/18 17:32:25
Aknowledgements With regard to the internship and thesis, all of us fully express our appreciation for the toil of our school director Ya-Chien, Huang, who makes efforts to strive for more opportunities of internship. During the internship, we learn more about the ecology of newspaper office as w
更新日期:2016/04/18 13:24:17
很榮幸能夠參加這次的活動並獲得這個獎項,大二時因為忙於打工而荒廢了學業,導致該學期被二一。收到成績單後,我深深地反省了一下,這真的是我要的大學生活嗎?連做學生基本的本份「學業」都顧不好,憑什麼說自己已經長大了可以獨立自主了?反省之餘,我決定痛定思痛辭掉打工的工作,好好地讓自己專注在學業上面,並且改掉翹課、遲到的壞習慣,在剩下不久的學生生涯中好好的學習,為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學業負責。好好努力了整個學期,最後終於見到了甜美的果實,希望未來一年也能夠繼續保持下去這樣的學習態度,讓自己能夠在最後一年多的學生生涯中好好的充實自己的內在,認真的學習到東西而不是只是打混摸魚求及格就好的心態,把之前大一大二沒
更新日期:2016/04/18 08:39:34
書名/作者:誰說選擇是理性的 / 希娜.艾恩嘉(Sheena Iyengar)著 ; 洪慧芳譯 出版項:台北市 : 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2015 相信有許多人和我一樣,只要一聽到「選擇」就會亂了方寸,因為每個人的人生必然是由無數大大小小的選擇所構成,被稱為選擇專家的作者,讓我了解到影響我們做選擇背後最大的那隻手是什麼,其中作者利用許多心理學上有去研究來證明我們雖然沒有能力消除外在成千上萬的選擇,卻能擁有不被選擇迷惑的能力,其中,我非常贊同作者提到:「選擇的力量,不是來自選擇本身,而是來自選擇的方式。」只要我們能有效的避開那些浪費時間的選項,我
更新日期:2016/04/18 00:15:41
書名/作者:你要變的比世界快 / 魯道夫著 出版項:[新北市] : 大智文化有限公司, 2014 現在還沒出社會的我,常在閱讀許多商業性質的週刊,雖然其中有涉及到許多專業的財金知識,但是大部分都是關於整個社會的走向概況,也就是每個人都很注意的趨勢分析。不是商業科班出身的我,只能用我僅有的片段知識來拼湊並判斷是否要相信我所看到的資訊,當然你會覺得很好奇為何要懷疑專家的見解?我的答案是因為這個世界變得太快了!常常連續幾周大家都是同樣一個說法,一個月過後卻又是另一個說法,日積月累,就成了「轉型」了。看完這本書,我深深體會到,原來我平常的感受是真實的,所以這本書就是要教我們如何應對這個瞬息萬變的社
更新日期:2016/04/17 23:26:22
書名/作者:雞窩頭下的金頭腦 : 給魯蛇們的31道成功啟示 / 詹姆士.阿特切(James Altucher)著 ; 謝雅文, 黃直人譯 出版項:新北市 : 好的文化出版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2015 作者以自己創業失敗再站起來得經驗告訴讀者:每個人都應該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並好好為它奮鬥,而且在這本書中你會發現他不會一直只告訴你成功的那一面,作者會誠實地告訴你他如何從一個人人眼中的魯蛇化身成一位成功的創業家,甚至你也可以將他視為自我成長中的榜樣,因為他將自己的經歷寫成這本書分享給大家,無形中給了許多失意者力量,也讓我們這些還未踏入社會,懵懵懂懂的大學生有更多可以參考的例子,並且
更新日期:2016/04/17 23:04:43
書名:50則非知不可的教育學概念 作者:林進材著 出版:台北市,五南 日期:2015年7月 我不是學教育的,說實在話,某種層面來說我對教育的觀念還有點傳統。但我們都隱約承認現今的教育有些問題,好像是哪裡出了點錯。尤其在台灣,教改二十年過去了,考試制度的變革造成某些人的不安與不便,但也造福了某些群眾。我相信,教育的出發點是好的,立意是良善的。畢竟教育乃是國家百年大計,沒有必要跟大家的未來開這個玩笑。但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奇怪的現象跟如此多的爭吵出現呢?我想本書透過簡單的概念介紹已經講得很清楚了。教育不是單單教育而已,在學校裡的是「教育」,學校外的也是「教育」;老師在課堂上講的是「
更新日期:2016/04/17 22:57:44
書名/作者:是思考, 還是想太多 : 寫給年輕人的36堂思考課 / 冀劍制著 出版項:台北市 : 商周出版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發行 ; [新北市] : 高見文化行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銷, 2015 從這本書一開頭,作者就在教導我們如何分辨自己是在思考並解決問題,還是想太多在為自己增添麻煩,雖然表面上我們會認為思考跟想太多就是一線之隔,很難避免,但是如果你想太多是能製造出有價值的問題,像笛卡兒一樣不停懷疑任何事物,他就舉了笛卡兒「我思故我在」的例子,許多人以為這句話是人們因思考而有存在的價值,實則不然,這句話是敵哪兒認為人類思考是知識的根基,世間任何東西都能懷疑,
更新日期:2016/04/17 21:12:49
大學讀了三年,起初大一還保有高三考大學時的動力,經過了自主學習的大學生活一年,我似乎沒有抓到自制的訣竅,加上有在打工,翻書的時間微乎其微,因此體驗了一次二一;當時的我很徬徨,而且因為同儕的關係,進了系學會,正是要剝削讀書時間的時刻,平日晚上練習活動,六日驗收成果,我只能夠抓著時間縫隙的尾巴活硬著頭皮去讀,由於系上分配的課程以及之前缺失的學科,這一年我過得很充實;光陰如梭,大學過了一半,可是我卻沒有拿到太多學分,在交接了系學會後,我重新思考、規劃,決定辭掉工作,心無旁鶩地完成課業,在這坑坑巴巴的路上我慢慢得邊補邊走,走到了現在。 在此我要感謝提供獎學金的學校、老師還有那些不吝嗇指導與勉勵我的同
更新日期:2016/04/17 17:46:45
一直念到大四,每個學期期中都被21預警,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AllPass的一天,四年來的每一次,我都開開玩笑地說期末在救回來就好了,我也每一次都有成功的拯救自己,但這一次不一樣,我從期中就穩穩地過了很多科目,期末準備起來格外輕鬆,我要感謝我的同學們不離不棄的幫助我,縱使有太多重修的科目,縱使我有時候很混沒有幫他們做些什麼,但他們總是知道我外務很多,總是會體諒我又遇到了什麼糟糕的事情,打電話叫賴床的我去上課,幫我準備課堂筆記,教會我那些不會寫的程式,我從來沒想過能夠在淡江拿到什麼有關成績的獎項,能夠得到進步獎某層面來說,大概就是我之前的成績太差吧!很開心能夠有這樣一次被鼓勵的機會,之後我會更加
更新日期:2016/04/17 16:16:57
很高興能夠在最後一學年獲得進步獎。大三那一年真的是太混了,混到我覺得生活重心擺放在學業的比例相對來講就沒有太多,那時在社團與課業當中沒有兼顧地太好,重心太偏社團了,差別被21不及格。 大四上相對來說就沒有太多的拘束與壓力,北極星那邊也告一段落了,選課也沒有太多的必修,相對來說,都是選自己有興趣的選修課,對於上課方面就會比較積極些。 「我認真起來我都覺得害怕」我成績可以是很好的,只是我想不想重心放在那裡而已,或者說平常如果上課都有乖乖去、不翹課、上課時認真不滑手機,認真地聽老師上課,我覺得成績要不好都困難。其實不管每件事(包含課業),往往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只要不小心怠惰下去,就整個會開始想懶
更新日期:2016/04/17 12:31:12
從來沒有想過我會得到成績進步獎,大三以前的我習慣翹課或遲到,所以成績一直沒有起色,也導致很多科目被當,雖然大部分都不是系上專業科目,但是需要重修,就是浪費自己的時間。 升上大三後,我開始要求自己不能遲到,並且把缺失的學分補回來,畢竟我自己有考研究所的規劃,若大四後還有許多課程沒完成,勢必影響考研究所。 我認為要得到好成績很簡單,那就是每堂課都一定要到,雖然說有些同學習慣自己讀又或者天資聰穎,但對大部分同學而言,上課是必要的!尤其針對不是系上的專業科目,因為課堂上實在有太多重點與提示,每當我有上課,我就能掌握考題的重點,並且得到好成績,而且不上課的話,自己在家得花雙倍的時間,很難吸收
更新日期:2016/04/17 02:09:18
書名/作者:跳脫框架的教與學 : 啟發課程的想像力 / Kieran Egan, Maureen Stout, Keiichi Takaya主編 ; 張曉琪譯 出版項:臺北市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發行, 2014 讀到這本書時,才剛翻到序言就讓我想到前面已經讀過許多本內容神似的書,更準確的說是許多本書要闡述的重點就是需要我們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事情。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作者使用樹狀圖塊樹且明瞭的告知讀者前因後果,讓我們不用每一頁追根究柢來回找尋我們要的答案,尤其是在不同的科目學習中,都能用啟發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當然想像力佔了其中很大的成分,只要在課堂中我們藉由多發言表達自身的想
更新日期:2016/04/17 01:28:15
書名/作者:跳脫只能二選一的矛盾思考法 / 黛波拉.施洛德-索勒尼耶(Deborah Schroeder-Saulnier)著 ; 郭恬君譯 出版項:臺北市 : 商周出版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發行 ; 新北市 : 高見文化行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銷, 2015 有時候我們都會承認生活處處都充滿了矛盾,尤其是我們在做決定或是徵求他人意見時,因為常常在尋求他人幫助後情況會變得更加複雜,花的時間反而更長了。這本書就是要教我們如何在思考時,用最有效率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尤其是那些困擾人的矛盾。在幾次的練習以後,覺得漸漸有了改善,雖然剛開始仍然需要很大的耐性,最近在我選擇暑假要
更新日期:2016/04/17 01:11:04
書名/作者:破格思考 : 從古今大師如何突破說起 / 陳載澧著 出版項:香港 : 香港商務印書館, 2014 作者陳載澧博士是香港的通識教育之父,雖然我自己沒去過香港,但知道香港頂尖的幾間大學也是競爭非常激烈的,陳博士在香港大學已經任教長達三十幾年,但他的經歷不僅僅是只有當一個數學老師,甚至在戲劇界也有相當的成就,顛覆了許多人對理工人才,不擅長藝術領域的刻板印象,證明了左右腦能同時發達的驚人事實!書中他舉了非常多歷史名人的例子,來教導我們用不同的思考方式來訓練腦袋的靈活度,以我為例子,從小對數學非常不擅長的我,天生對顏色的敏感度非常高,小時候學畫畫時總能讓老師有很意外的驚喜,從中我努力訓練
更新日期:2016/04/17 01:09:33
書名/作者:全神貫注的力量 : 這樣學習, 激出你的最佳實力 / 黃農文著 ; 楊琬茹譯 出版項:臺北市 : 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14 這本書相當有趣,起初我原本以為是教我們如何臨時抱腳的技巧,沒想到看到一半才知道,作者要告訴我們,其實念書都只是起點,然後如何在這一生之中所面對到的課題,如何有智慧的去思考並且理性地去解決。在現在求學階段,讀書不外乎是為了考試,為了取得高分,為了在課業上取得一些成就感。但有時卻會覺得越讀越沒力,覺得讀書好煩好無聊。若是,能像書裡所談的「全神貫注」,試著能愛上自己所做的事,就算是不喜歡也能漸漸喜歡上。我相信這是一種自信的培養,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也會
更新日期:2016/04/17 00:28:25
書名/作者:走向世界!哈佛、牛津教你如何鍛鍊思考力 / 福原正大著 ; 陳昭蓉譯 出版項:台北市 : 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讀完此書後,光是作者的背景就讓我非常崇拜,從日本的傳統名校,進入歐洲學校也是相當有成就,再回日本攻讀博士後,創立公司來培育人才。書中透過哲學和思辨的過程,幫助我們培養思辨力,得以走向全世界。同時也引用相當多的入學考題,例如牛津大學,哈佛大學等名校,甚至是聯合國人才招募所出的題目,藉由這些題目,讓我們能實際訓練思考的方向及看事情的觀點。其實,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國際社會中,需要的不是標準的答案,而是自己獨特的想法和看法。當然,這本書也談到很多問題都是很值得思考的。現今,
更新日期:2016/04/17 00:24:53
書名/作者: 任何人都會有的思考盲點. 2, 你沒有你想的那麼聰明 / 大衛.麥瑞尼(David McRaney)著 ; 鄭煥昇譯 出版項:新北市 : 李茲文化有限公司出版 若是論這本書的外觀,真的是沒有讓人想讀的慾望。但,當你翻開後一定不會後會地一直讀下去。越看越有趣。如果想知道盲點在哪,就要先知道自己到底有多笨。其中有提到許多謬誤和效應,例如:吃到飽的餐廳一定要吃夠本(沈默成本謬誤),戴上能量手環後,體能彷彿真的變好了(後此謬誤),喜歡的人唱歌在五音不全,還是覺得他很可愛(光環效應)等。這些講白了,都只是心理作用,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同時,我相信大家在讀此書時都是心有戚戚焉,因為做過的蠢
更新日期:2016/04/17 00:23:01
書名/作者:批判性思考 : 跳脫慣性的思考模式 / Stella Cottrell著 ; 鄭淑芬譯 出版項:臺北市 : 臺北藝術大學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4 讀完這本書後,感覺不像是一般課外讀物,而像是一本工具書,甚至是一本教科書。其內容共分11大章節,主題相當地完善且豐富,不論是現在的學業,以後的職場甚至是這一生生活上,都受用無窮。現在這個紛亂的社會之下,身為一個社會人,應該要具備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但這項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已透過後天的訓練,才能明辨是非,洞察其細微。這本書也很適合在繁重的課業壓力下的閒暇之餘,利用書裡的各種評估量表和練習活動,讓腦袋瓜轉動轉動。或者,
更新日期:2016/04/17 00:20:43
書名/作者:思辨的檢查 : 有效解決問題的終生思考優化法則 / 麥可.卡雷特(Michael Kallet)著 ; 游卉庭譯 出版項:台北市 : 大寫出版 : 大雁文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化發行, 2015 當我們在生活中碰到問題時,總是認為問頭永遠只有對或錯、好或壞兩種走向,事實上只要你根據書中的步驟,仔細分析,你會發現兩中相反的結果是相互影響的。也就是作者提出的「矛盾思考法」,雖然一開始我也是半信半疑地認為兩種相反的結果到底是要如何碰再一起呢?更何況是,要在兩種結果都參考的情況下得到正確的結果。讀完這本書後,我不禁陷入一陣思考,這難道也是一種反樣思考的模式嗎?心中的疑問越來越多,也讓我漸漸發
更新日期:2016/04/17 00: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