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學習就這8件事 : 觀點.創意.寬容.善良.改變.學習.團隊合作.領導這八件事, 學通學透一輩子受用無窮! 作者:[馬帝歐]Juan Mateo著 ; 劉麗真譯 出版社:臺北市 : 臉譜文化事業公司 出版年:2008 心得: 其實一開始我對本書是有些漫不經心的,因為──看看它的標題!雖說概總學習八件事,但這八項哪個不是心理勵志類書籍編寫到爛熟的主題?不過隨著真切地翻閱,我收起自己的不以為然,因為作者用前所未有的精闢比喻,準確地道出這八件事的核心,且作者以幽默風趣的語調,分別給這八個主題講了許多小故事,生動地將概念烙印在我腦海中,這可是之前的書籍們沒辦到的事。全書篇
更新日期:2016/05/01 23:29:43
書名:Creating content with your tablet / Susan J. Brooks-Young. 出版社: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 Corwin, a SAGE Company, [2014] 創造用另一種形式來講就是改變,然而也正是創造才能激發你的才能,怎麼說呢,不能一味說創造才能激發才能,其實才能也是能激發創造的,我們不能向一邊偏倒,創造和才能要相輔相成這樣才能齊頭並進。 創造這個詞很夯,現在大家都在講這個,以及與台灣最近新興的文化創意產業,也正是講這個創造,可是,什麼叫創造呢?怎樣才有創造呢?此時就需要你的才能激發,用你的
更新日期:2016/05/01 23:28:26
書名:Adaptivity as a transformative disposition : for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 / David Hung, Kenneth Y. T. Lim, Shu-Shing Lee, editors. 出版社:Singapore : Springer Verlag, 2014. 這本書給我們告訴我們社交媒體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社會,學校應該更加注重教學技術的運用,比如現在淡江大學正在用的model平台,教學支援平台等等,這些都是提高教學質量一個很重要的手段。同時社交媒体和其他数字为媒介的教學也是
更新日期:2016/05/01 23:24:05
書名:Learning to learn :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from theory and practice / edited by Ruth Deakin Crick , Cristina Stringher and Kai Ren. 出版社:Milton Park, Abingdon, Oxon : Routledge, 2014 如何學會學習,當然要理論和實踐結合,只有理論和實踐結合才能更好學習,有了更好的學習才能看到不一樣的世界,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才能有更廣闊的國際視野。一定的國際視野取決於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因為只有理論和實踐結合才能更好
更新日期:2016/05/01 23:18:42
書名:Learning to teach using ICT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 a companion to school experience / edited by Marilyn Leask and Norbert Pachler. 出版社:Milton Park, Abingdon, Oxon : Routledge, 2014. 信息技術是現在教育上最常使用的一種方法,因為,世界就是科技的世界,科技無處不在,科技如影隨形,我們現在最常用的就是手機電腦。手機電腦也是我們學習的一個平台,我們可以利用網路去搜尋我們所需要的信息,去學習我們所不知道的
更新日期:2016/05/01 23:15:46
書名:Student engagement in today's learning environments : engaging the missing catalyst of lasting instructional reform / Justin A. Collins. 出版社:Lanham, Maryland : Rowman & Littlefield Education, [2014] 不斷提倡教育改革的現在,教育界普遍認為,學生應該參與教育,學生如果參與課堂,把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勇敢地說出自己的觀點,讓老師知道學生在想什麼,可以大大的提高教學的質量,和學生學習
更新日期:2016/05/01 23:08:59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 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 / 吳曉樂著,台北市 : 英屬蓋曼群島商網路與書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出版 :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 新北市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銷, 2014 在高度競爭下的全球化,人人都想成為,那位能夠呼風喚雨,或是數一數二的佼佼者,因而時常追隨著制度的走向發展,然而,這也似乎表達著,每個人都以為,只要依照這個模式系統,就能夠成功?像是父母們,都希望能夠讓子女們就讀名校,而這升學壓力的重擔,讓小孩自小就承受著,必須拿高分的考試,才算是有在念書,又或許,也是因為制度的規定,逼不得讓學習者,銳減了想要融會貫通,或
更新日期:2016/05/01 23:04:21
書名: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 research-based practice / Gary D. Borich. 出版社:Boston : Pearson Education, 2014.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課堂教學,不應該只講理論知識,書面知識,也不應該只教單一的結論。如果只教單一的結論,那麼學生不可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可能會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質疑,教學知識就應該告訴學生來龍去脈,告訴學生事情發生的原理,得出結論的原因,讓學生知道原理,而不僅僅是,一個結果。而書面上的知識,需要實踐,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就是為什
更新日期:2016/05/01 23:02:53
書名:給未來的自己-找尋生命中的五片拼圖,成為想被追隨的人 作者:馬克-米勒 譯者:許芳菊 出版: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2015 心得:浮在水面上的冰山只占冰山的10%代表領導技巧,而水面下佔冰山的90%,代表領導特質。領導的冰山理論告訴了我們能不能成為一名成功的領導者,90%取決於領導特質。作者藉由一個故事讓我們跟著書中主角一起踏上追尋領導特質的旅途而我也透過書中人物的對話來檢視自己,一邊反思一邊自問自己的內心。第一個關鍵便是"先為別人著想"。其中有一句話觸動了我:"人生最重要的其實是我們曾經對他人有過那些貢獻。這就是我們的一生將被評價的方式,而不是我們
更新日期:2016/05/01 23:02:30
沒有教室的未來大學 : 自己的前途自己救, 把興趣變成創業/就業的競爭力! / 戴爾.史帝芬斯(Dale J. Stephens)著 ; 賴孟怡譯,台北市 : 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出版 : 希代多媒體書版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2014 在高等學府的學習資源,想必會是擁有最新、最多、最好的設備和師資,然而,擁有高等教育的學歷,或許,能證明其學習的能力,但它卻再也不是,獲得高薪工作入場卷的保證,再者,當教育制度給予學習者相同的東西,而教師也一致化的,把專業技能指導給學生,那麼學生屏除了這些,別人也會東西之外,是否還能夠培養出,自我獨特的優勢?如今國際的人才,也在這全球化的浪潮當
更新日期:2016/05/01 23:00:10
書名:Ways of learning : learning theories and learning styles in the classroom / Alan Pritchard. 出版社:Milton Park, Abingdon, Oxon : Routledge, 2014. 教師如何教育學生是當今大家都討論的問題,教師如何讓學生有所作為也是大家關注的問題,現在,大家越來越重視教育問題,而在這個教育問題上,老師就擔任的一個非常重要而且關鍵的角色,因此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是現在各個教育專家所討論的研究的問題,因此這個問題就很重要了。那麼,如何有一個有效的教育方法呢?首先,教師要
更新日期:2016/05/01 22:59:39
書名:教室走察 : 教師專業發展的新思維 作者:黃旭鈞著 出版社:臺北市 :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2014 心得: 還記得以前若學校遭遇難得一見的評鑑、教學訪視時,那陣子上至校長及各處室主任,下至各班導師,都會開始向學生耳提面命,多方提點當天應該有的禮貌或是先預演上課方式等,看見學校戰戰兢兢的態度,我們學生大概就知道:「啊!這大概就是校方要準備應對『考試』啦!」,不過如此行為背後的意義,當時身為學生的我,卻從沒深思過,今在讀了此書後,才知道原來的評鑑制度背後的意涵,在了解新進的教育「走察」這個新概念,發現它脫出原本舊制,欲達到輔助教師的效果,而非是作為批評或
更新日期:2016/05/01 22:59:30
學習革命的願景 : 學習共同體的設計與實踐 / 佐藤學著 ; 黃郁倫譯,臺北市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銷, 2014 高科技帶來的發明,隨之改變的教育模式,也必要跟著有所不同,學生們對於學習,不再像以往,仰賴著課堂”老師說”來得到知識,他們可以透過網路搜尋、電子書等等課外讀物增廣見聞,也有可能因為這些所學新知,早於課堂或是多於書本,以致於在課堂上,有機會向師長發言提問。然而,對於教育來說,其最主要和最終的目的,就是學生學到知識,並能學以致用,而近年來也有翻轉教學的提倡,讓教和學的重擔變成都在學生身上,由學生去找答案和實作去發現問題,而老師由問問
更新日期:2016/05/01 22:58:54
國民教育新視野 : 借鑑、蛻變與創新 = New Visions for National Education : Reference, Change and lnnovation / 溫明麗, 黃乃熒, 黃繼仁, 葉郁菁, 翁福元等著,新北市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2015 隨著時代的演變,科技、文化、經濟、社會等等,必定也都跟著進步,而當全球化的影響下,如果不加以更新成長,那麼只有退步和保持現狀的情況了。其中最重要、且最受影響的就是教育體制,因為一個國家要成長,所要依賴的就是人才,而提供完善的教育系統和優質的學習環境,進而需要靠著這些專業的人力來與時俱進,帶動整個國家進步。然而,從書中
更新日期:2016/05/01 22:57:38
書名: 不要想藍色大象 : 德國讀心大師教你史上最強思考術! 作者: 托爾斯登.哈芬納(Thorsten Havener), 米歇爾.許匹茲巴特(Michael Spitzbart)著 ; 姬健梅譯 出版社: 台北市 : 平安文化有限公司出版發行 出版年:2015 不要想藍色大象,這一個句子就是很特別,總是會吸引了很多人去翻閱,而我也不例外,還有這一本書又開啟了很多重要的思考術,而思考是很重要的事情,很多時候常常會需要思考各種事情,而之間該如何思考又是另一回是,所以這一本書就是要教導大家如何用它裡面所提到的不同方法,增進自己的思考能力,讓自己之後碰到問題或是事情時,
更新日期:2016/05/01 22:53:19
書名:Engaging imagination : helping students become creative and reflective thinkers / Alison James,Stephen D. Brookfield. 出版社:San Francisco, CA : Jossey-Bass, [2014] 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更加具有創造力和思考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聯想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將知識灌輸給孩子,孩子只有去有了這些能力才能更加具有創造力,而不是一個只能輸入讀取的硬盤。培養孩子的聯想能力,是為了讓
更新日期:2016/05/01 22:49:39
書名:Effective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 Kenneth D. Moore. 出版社: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 Sage Publications, 2014. 有效的教學方法就是以研究為基礎的方法,往往研究就是提出問題,提出問題才能促進學習,只有提出問題,老師才能根據問題教育學生,而學生也能根據問題去思考,這就是研究的精華。什麼是研究生呢?研究生就是提出一個問題,然後自己去探討這個問題,這就是研究。往往很多時候,老師會把他們自己想不懂的問題交給研究生,這很有可能就是
更新日期:2016/05/01 22:49:01
直言正道 : 那些無關考試, 卻非常重要的事! / 楊正著, [臺北市] : 渠成文化出版 ; 新北市 : 旭昇圖書有限公司總代理, 2014 對於上位者所規劃出,制式化的教育機制,考試當到的學風,不光只是學生,迷網自己的未來生涯;家長更苦於,該如何教育下一代,同時兼顧課業與玩樂;對於老師來說,要怎做,才能交給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能教導他們,如何思辨做一個能點、評、判的反思者,並具備一個有道德的社會人。雖然,不能果斷的說念書沒用,但如果能發掘自我的長才,加以培養精進,或許就不會學的苦,也不必被迫於,學起自己所不擅長的領域,然而,除了念書之外,其實,也能夠有更好的發展,從許多例子就能看得出來,像
更新日期:2016/05/01 22:47:55
青年學子的30堂另類生活課 / 呂佩芬, 黃健誠, 蘇晨瑜, 蘇曉晴, 廖薇真採訪撰文, 臺北市 :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2014 現今的教育體制,仍是以看重成績為主,因此或多或少,學習者不免於被訓練成考試機器,想當然耳,大家申請的資料上,所呈現的分數,都會是水準之上,而當在升學的管道裡,被評比的分數都是旗鼓相當時,又該怎表現自我獨特優勢?並獲得評審委員的贊同?近來也相當提倡,以公益服務的活動,作為被審的資料,而其用意也相當有意義,第一:喚起學生對於周遭環境關心的意識、第二:以身體力行去幫助需要協助的人,並去感受除念書以外的喜怒哀樂、第三:從不同的經驗當中,獲得自我反思的機會、第四:擴展人脈
更新日期:2016/05/01 22:47:08
正義 : 教師手冊 / 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著 ; 郭家琪譯, 台北市 : 財團法 人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2014 從自我接受教育以來,所感受的是教育體制協助我們,能夠按部就班地、並順利地踏上下一個階段的學習,”教和學”確實增長了學習者的學知。然而,卻好像也在無形中,築隔起了我們對於社會議題,及日常生活的關心,升學的學子們因為得遵循教育的模式,而不得不主要注重於,該選何為下一個就學的優質地方?而漸而漸之,失去對於教育的主要意義,學應該是培養,我們更有能力去關心周遭,或是社會的議題,並讓學得以致用,進而喚起,所處環境帶
更新日期:2016/05/01 22:4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