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創意思考 : 問題面面觀 作者: 黃炳煌 出版項: 臺北市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4 心得: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特別喜歡它的前言,因為前言才讓我繼續看完這樣的書,看標題知道這是本促進人思考的書籍,在庸庸碌碌的大學生活裡,曾幾何時我可以認真地看完一本書,一本書重量不重,但卻字字珠璣,前言說道:「把人生界定為一個不斷發生問題、解決問題的歷程。」人生只有一次,可是遇到的困難卻由一雙手都數不清,在這本書裡,作者用了許多例子來表達問問題跟回答問題哪個重要,兩者無法比擬,一開始看這本書時,我以為它是本教人思考創意的書籍,但在真正閱讀之後才赫然發現原來這本書
更新日期:2016/04/28 20:57:43
書名:30歲就要做 : 大幅學習, 人生才會成功 作者:堀紘一 出版項:臺北市 : 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2014.01 心得: 很弔詭的,人類的能力有七個,邏輯力,結構力,記憶力,直覺力,創造力,計算力,自我實踐力,但大學考試卻只考驗了記憶力與計算力,但這不代表進入這個行業不需要其他的能力,出了學校才能真正展現能力的地方,作者很強調讀書的重要,比起一些期刊日報,書反而對於出版者最友善,時間最充裕,內容也最精簡豐富,讀書也能加強詞語的數量,有內涵的人與之對話便知,網路上的資料過於雜亂,內容有些許通俗,不比讀書好,電視頻道競爭力小難以反映現實,作者也提出很多學習守則,
更新日期:2016/04/28 20:57:39
書名:全腦與學習 作者:王秀園 出版項:臺北市 : 天下雜誌公司, 2008[民97] 心得: 這本書是在講解大腦與學習的運作模式,大腦對於學習就像是一個篩子,把我們生活中的知識一層又一層的篩除,在分別的存在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小孩子的大腦就像海綿,這其實是錯的,我們不能把每個知識全部的吸收,只能不停的重複的讓知識去刺激大腦,才能成為長期記憶,成為能利用的能力;而壓力反而是記憶的殺手,壓力常常在不知不覺中纏上我們,把一些重要的記憶都給忘了,該辦的事情都沒有做,結果壓力反而越來越大,當發生常常忘東忘西時,就可能是身體開始發生警訊了,要調整生活作息,充足的睡眠是最棒的,睡眠有
更新日期:2016/04/28 20:57:33
書名:學習就這8件事 : 觀點.創意.寬容.善良.改變.學習.團隊合作.領導這八件事, 學通學透一輩子受用無窮! 作者:馬帝歐 (Mateo, Juan) 出版項:臺北市 : 臉譜文化事業公司, 2008[民97] 心得: 學習就這八件事,是指觀點、創意、寬容、善良、改變、學習、合作、領導這八件事,每篇都舉出幾個故事,令我有印象的是善良篇,蠍子被人救起後,還會反叮救他的牧師,因為蠍子叮人是天性,這不代表牧師不該救他,而是該適度的保護自己,在改變篇章中,實驗前期有一批猴子,他們被教育成不能拿香蕉,之後開始加入新猴子,拿走就猴子,新猴子要去拿香蕉時被舊猴子打,久了也不拿香蕉
更新日期:2016/04/28 20:57:03
書名: 50則非知不可的教育學概念 = 50 Educational ideas : you really need to know 作者: 林進材著 出版社: 台北市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2015 人是有靈性的動物,學習力更是比別的動物棋很多很多,因此在人們成長的過程中,教育是絕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教育是人類通往成長世界中恨重要的一部分,至於教育階級方面可分為:家庭、社會、學校,這些皆是人們學習的場所和地點,教育的人們包括家長、學生,老師、行政人員等等的,教育工作者可以運用本書所提出的教育方法,使用各種教育目標,並且透過實際的方法操作和運作,使教學的活動可以達成預
更新日期:2016/04/28 19:17:37
書名: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 : 從創造生命的空間開始 作者: 巴默爾(Parker J. Palmer)著 ; 宋偉航譯 出版社: 新北市 : 校園書房出版社出版, 2015 今日的世界變化多端,今日所教的知識、所學的知識,明天皆有可能被這個世界淘汰,永遠消失在這世界上,所以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什麼是現今該使用的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被視為以老師為中心,而這卻不斷的被挑戰,因此當代的教育理念更重視學習的需求,也因此有了「翻轉教室」這個新的名詞被提出,本書討論了許多與翻轉教室這項議題有關的內容,像是事實、真理、真知等等的,皆都是老師所該重視的教育理念,秉持著這些理念去教導學生,翻轉是種冒險
更新日期:2016/04/28 19:17:05
書名: 像航海王學願景領導力 : 100個關於冒險與夥伴的管理法則 作者: 李世暉著 出版社: 台北市 : 悅知文化,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2014 航海王這本漫畫的主要內容 是透過使命 、領導、團隊、 學習、決策、 創新、責任等八個 團隊管理的核心概念, 來探討 本書所呈現 的團隊管理哲學, 而冒險 與夥伴是書中的次目標, 用來探討企業的管理與團隊管理。 故事中的主角 魯夫是位青少年, 懷抱著信念與夢想組成 「草帽海盜團」, 在夥伴的相互扶持下 ,以成為「海賊王」 為目標而展開冒險之旅 。 魯夫雖為一位海賊, 但他定義眼中的海賊, 不是一群為所欲為不管他人死活死活的海賊
更新日期:2016/04/28 19:15:27
書名:抗戰烽火中的中國大學 作者:陳平原 出版:香港:中和出版 時間:2015年7月 動盪的時代裡,更顯出教育的可貴。看完書覺得現在的我們實在是非常的幸福,不論是就學的方便性、自由性都遠遠高出那個戰亂的時代。現在我們常常在談畢業後的日子該怎麼辦?為什麼要讀大學呢?那個時代也有同樣的問題。一面學習,還要注意會不會有空襲、戰火波及等等。學生就是學死,畢業後也是可能會被炸死的疑慮揮之不去。我想是作為讀書人的一種堅持吧,有的時候骨子裡就是有一股叛逆,明明知道這件事不可為眾人都不看好,但是為了某種崇高的理念仍然拼了老命去作,甚至於連性命都不要了。昔人遠矣,藉由閱讀這些前輩的艱辛的求學歷程,
更新日期:2016/04/28 09:38:02
書名:不要用問題解決問題 : 不要為了解決問題而製造新問題 = Don't use questions to solve problems 作者: 魯道夫編著. 出版社:臺北縣汐止市 : 普天出版社 出版年:2006[民95] 在書中告訴我們不要為了圓謊而一再撒謊、傻瓜總是選擇最笨的方法、事情越小越要用心做、不僅知道,還要做到。生活中難免會有一些差錯,為了讓這些錯誤能夠消失,說謊是最快的方法,而卻要與良心對抗;再聰明的人也會一時糊塗,與其讓別人指指點點,還不入有自知之明,自我認錯;很多事情雖然小但還是要最好,因為這反映出了一個人的態度;當下定心,用盡全力,沒有事情難的倒你。 「
更新日期:2016/04/28 00:00:03
為未來而教 : 葉丙成的 BTS 教育新思維 = Teach for the future / 葉丙成著 葉丙成老師有別於以往我們對「老師」該有的認知,長髮、鬍渣、傻笑,怎麼樣都沒辦法跟「電機系教授」的形象連結在一起;但我想也是因為這樣,葉丙成老師才更能做好他提出的翻轉教育! 曾經有幸參與到葉老師的簡報課程,老師最常把學生心中的話講出來,「瞭解學生的心聲」、「懂的學生使用的語言」、「知道學聲為什麼想學」這三點是我在書中看到的,也同時應證了葉老師在課堂上給我的印象;書中,從一開始問了我們「為什麼要學,又為什麼要教?」也讓我問了自己,教學到底是為了得到更好的工作?還是為了讓我們成為更好
更新日期:2016/04/27 16:08:53
從0到1 : 打開世界運作的未知祕密, 在意想不到之處發現價值 / 彼得.提爾(Peter Thiel), 布雷克.馬斯特(Blake Masters)著 ; 季晶晶譯 這本書在台灣出版的那個禮拜我就馬上購買了,但其實直到今天我仍然看不懂,看不懂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原因讓我自己特別在意,但也是我認為大家都會有的:帶著以往的知識去讀書。 這是一個很弔詭的原因,大家都會因為知識的積累所以變得更能快速的學習新的知識,但在《從0到1 : 打開世界運作的未知祕密, 在意想不到之處發現價值》這本書中,我認為這樣的學習方式是不成立的;當我們能屏棄當出的既有知識後,就能更輕鬆地裝進新的知識,就像
更新日期:2016/04/27 15:54:25
創意思考 : 問題面面觀 / 黃炳煌著 書中採用案例探討的方式,在探討前先以大原則或策略來帶出,先有了一定的學習概念之後,再利用案例帶出不一樣的做法、想法及各觀點的創意思考方式;這本書談的面向非常的多,多到其實我覺得拿其中一個單元出來寫得更深入就可以寫作一本書了,但作者在處理上並不會因為不夠深入而讓我認為解釋得不夠清楚,對我來說這是非常奇妙的一件事;事實上,書中探討的議題多而廣,不過相較其他選讀的書本,這本書其實相較無聊許多,大多以學術探討、論點分析及個案研究為主,不過在個案中提到的故事讓人耳目一新,也因故事的延續、轉折驗證了學術的論點是正確的,不過在此我也得提出些反駁的言論,像是為什麼
更新日期:2016/04/27 15:35:49
為什麼我們的決定常出錯? : 哈佛教授的9堂心理課 / 法蘭西絲卡.吉諾(Francesca Gino)著 ; 蕭美惠, 廖育琳譯 之前曾經上過心靈的相關課程,其中一部份談到「壓力釋放」,就像書中提到的一部份,解決內在自我的決策魔鬼,也就是我們常常給自己的壓力,如果我們無法放輕鬆的去做學習、做決定,那麼做出錯誤的決定的機率是非常高的! 後面也提到了旁人的決策盲點、外界的決策障礙,其實不外乎是在談「自己」的這個概念,旁人的決策、外界的障礙其食都與自己無關;但當然他人也有他人的觀點,取其所常補自己之短,這是古人教會我們的,但怎麼樣判定對方是值得學習的,那就得靠著經驗的累積來確認了!而外
更新日期:2016/04/27 14:52:51
向哈佛菁英學思考 : 全球菁英都在學的自我意見建立法 / 狩野未希著 ; 陳嫻若譯 其實我不是一個喜歡階級關係的人,因此在書名上我有些自己的小意見,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用成績與表現相對優異來區分大眾是最容易的;其中,自己在跟外校的其他朋友交流、學習時,也會發現,在體制中前幾志願學校的朋友,其實思考模式、學習模式都比較特別,也相較非常聰明!因此,「向哈佛菁英學思考」對我來說是諷刺,卻也同時是學習。 書中以單點突擊開始談起,最重要的第一章以建立自我意見開始,帶著問題去找答案的同時,我們會更具目標性的去看書、找知識,在這樣的同時,其實我們可以更快的過濾掉不需要的知識,或者說去發現自己想了解
更新日期:2016/04/27 14:44:55
沒有教室的未來大學 : 自己的前途自己救, 把興趣變成創業/就業的競爭力! / 戴爾.史帝芬斯(Dale J. Stephens)著 ; 賴孟怡譯 沒有教室的未來大學?看到書名,第一個想法是「難道是線上學習?像Coursera一樣嗎?」就讀教育科技系的自己自然對這本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看完之後,半顛覆了我的想法,書中的確有提到線上學習的教育科技概念,但更多的是在談關於學習模式、學習概念,其中以「駭客教育」為主軸,但又飛在談我們熟知的Hacker,而是駭客的精神「用非正規的方式完成目標」,那該怎麼用非正規的方式來學習呢?書中分了五步驟,分別是早起培養紀律、擬定學習清單、找到學習績效
更新日期:2016/04/27 14:34:14
是思考, 還是想太多 : 寫給年輕人的36堂思考課 / 冀劍制著 冀老師的每一本書都很風趣,十足展現了哲學家的風趣,其中最讓我有深刻印象的就是在一開始前言的部分,冀老師邊說自己其實也想跟其他前輩相比,畢竟認為自己不會輸,但還是要虛偽的謙卑一點,在這部分我看到的是冀老師打趣的模樣,也同時讓我們清楚的學習到,其實學習並沒有所謂高下的階級之分,只是我們在常落入「階級」、「正確解答」、「專家」的迷思之中,就像書種冀老師所提到的,我們預設了太多因素、樣貌,所以往往我們會希望能「被定義」,或者說得到正確的答案;但事實上,這世界有太多的事情是沒有正確解答的,我們被這樣的教育制度、學習模式給捆綁著,忘了
更新日期:2016/04/27 14:03:32
引爆你大腦的創新思維 : 圖解版 / 吳正豪著 自從開始閱讀課外讀物後,其實發現自己比較沒辦法把資訊、知識連結在一起,甚至在理解力上其實非常的弱,一直嘗試著使用別的方式加強自己的學習力,有人建議我用Evernote整理筆記、在書上把重點畫出來、看完書之後把心得寫在書背等等,大多數人用過的學習方法我都試過了,卻還是受學習力不足所苦。而《引爆你大腦的創新思維:圖解版》幫助了我解決這些困擾,我開始學習在看書、聽講座時不再字句都記下來,用「心智圖」把關鍵字寫下來,也用解構法將知識用架構的方式串連在一起;還有書中教導的「故事記憶法」把毫不相關的名次用生動的故事串接在一起,學會快速地寫出故事,同時記
更新日期:2016/04/27 13:54:23
書名:教育的理念 = Rationale of education 作者:葉學志著 ; 袁志晃主編 出版社:彰化市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出版 : 臺灣學人出版網發行 出版年:2014 全書分為三篇九章。在歷史與趨勢篇裡,從民國十六年之後的五十年教育的發展,接著探索民國七十年蓬勃興起的終生教育,最後討論民國九十年以後如何培養新世紀的國民;在理論與哲學篇裡,第一章重視思維教育理論基礎,第二章討論教育理論與哲學關係與影響,第三章研究近代知識論與教育的關聯與影響,最後省思;在行政與實務篇裡,探究系統理論在教育行政上的應用,接著是民國80年代風起雲湧的民主浪潮對校園的影響 。 將近一百
更新日期:2016/04/27 09:22:28
書名:60分鐘圖解訓練邏輯思考技術 : 只懂「思考」沒有意義, 要具備「傳達」給他人的邏輯力 = 60 minute traning logical thinking 作者:茂木秀昭著 ; 黃玉寧譯 出版社:臺中市 :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2014 正如書的封面所說的一樣,「只有『思考』沒有意義,要『傳達』給他人邏輯力」,學會如何將想法有效地傳達給訊息接收者,使目標達成。英語是全球化時代的共通語言,而邏輯便是共通的暢行工具,以邏輯思考為基礎,實際活用在尋求合理解決辦法、立下決定、企劃立案、說服他人、提案、與人交涉等各種職場狀況上。書中將每一個想表達給讀者的邏輯觀都利用圖表的
更新日期:2016/04/27 09:21:45
書名:SCRUM : 用一半的時間做兩倍的事 作者:傑夫.薩瑟蘭(Jeff Sutherland)著 ; 江裕真譯 出版社:台北市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出版年:2015 心得: 乍看下,我本錯以為又是一本講述陳腔濫調的公式書,直到實際開始閱讀,沒想到竟一頁又一頁,不自覺地接連往下翻,神魂流連在其種種創見中,且時不時有醍醐灌頂之感,我才驚愧自己先前的無知,並慶幸還好沒錯過一本好書! 本書最主要的目的,大概可總結為如何讓團隊能用更少的時間做更多的事,並達到最佳的效果,書中引進各個管理大師的哲學精隨,其中不少觀念都是教導組織管理相關理論,如書中主張「共同創造
更新日期:2016/04/27 01: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