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好老師會做的20件事 / 伍爾本(Hal Urban)著 ; 劉如菁譯, 出版社:高雄市 : 格子外面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2014 在每個人的一生中,總會有那麼一個老師,她在你遇到挫折時,鼓勵你勇往直前;在你取得成功時,提醒你不要驕傲,在你難過時,安慰你不要哭泣。然而好老師的標準是什麼?這個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可能是老師的溫柔,可能是他的負責等等很多,然而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說要怎麼做一個好老師,就是要通過與學生的溝通,可以理解同學的需求和心聲,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能夠把知識教給學生並可以讓每個學生都熟練的掌握,我想作為一個好的老師,首先是要自己品行端正,一個好的老師不是隻有
更新日期:2016/04/29 23:26:44
大富翁(英語:Monopoly,又譯地產大亨、強手棋)是一種多人策略圖版遊戲。參賽者分得遊戲金錢,憑運氣(擲骰子)及交易策略,買地、建樓以賺取租金。英文原名monopoly意為「壟斷」,因為最後只得一個勝利者,其餘均破產收場。遊戲的設計當初旨在暴露放任資本主義的弊端,但是推出之後卻受到大眾歡迎。 歷史 美國Parker Brothers於1935年11月5日發售大富翁。英國版於1936年由Waddington Games推出。大蕭條時的大富翁在美國漸受歡迎。 曾廣泛誤認為遊戲是由查爾斯·達洛發明,為的是向國會提出資本主義的弊端,財主壟斷市場,小商戶鬥不過大企業,卻想
更新日期:2016/04/29 23:22:55
關於撲克牌(Poker)的起源還不是完全能夠確定,不過一般認為是源自於十二、十三世紀南宋時期傳出的中國的葉子戲。葉子戲早在唐代就出現了,依照四季分成四種類別,撲克牌的四種花色也有類似的說法。也有人認為麻將與牌九也與早期的葉子戲有關。另一個較廣泛認定是相傳由塔羅牌演變而成,因為兩種牌均分為四種花色,人頭牌亦與塔羅牌中的宮殿牌不謀而合。同時亦有人相信撲克牌是完全是阿特蘭蒂斯的發明,跟以上所講的都沒有關係。 一些權威人士認爲,印度比中國更有可能是紙牌的起源地。有人提出歐洲早期的紙牌(塔羅牌)與印度教神話中的女神Ardhanari之間,有一定的聯繫。這位女神的形象有四隻手,每隻手中分別持有魔杖、
更新日期:2016/04/29 23:16:08
我認為在中國的文化當中可以用來作為桌遊的元素有很多,其中水滸傳是十分有趣,人物的性格十分鮮明,可以設計一個以戰鬥為主的卡牌遊戲,利用人物不同的能力去配合,對抗朝廷攻打梁山,保護自己的領土,搶奪寶物。
更新日期:2016/04/29 23:14:13
書名:你也可以這樣教科學 : 100個容易上手的活動 / Steve Tomecek作 ; 劉淑雯, 陳宏杰, 黃明宏, 謝汶庭譯, 出版社:台北市 : 華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2014 我是一個理工組的學生,但是卻非常害怕理工科,我常常會害怕那些複雜高深的公式定理,害怕枯燥無味的推導過程,害怕苦澀艱難的變化過程,但是我看完這本書後,突然覺得理工科原來也可以這麼有趣,裡面的語言是那麼的淺顯易懂,用了最簡單最口語的方式去簡介原本索然無味的公式,簡直快把我整個人都帶進去了,我看的津津有味,而且然人特別容易記住,在地球、太空、化學、物理和生物等等理科知識,作者還用了實驗操作的方式供我
更新日期:2016/04/29 23:07:57
書名:競爭力在窗外 : 校外教學, 教會我47種能力 / 張道榮著 出版社:臺北市 : 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4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知道了校外競爭力的重要性,人畢竟是社會的生物,我們在學校學到的所有的知識和技能最終只有一個目的,就是運用到社會中,如果學校教育只會照本宣科,學生只會死讀書,那麼最終我們的學生來到社會這個大課堂也只能是一個低能兒,雖然說學校不是職場的培訓班,但是校外競爭力真的很重要,這就需要我們的教育可以理論與實際結合,我們的學生可以增強自己的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將知識靈活運用到實務的能力,這本書講述了校外教學的成果,老師帶領學生在校外的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與學生的
更新日期:2016/04/29 22:36:33
轉型中的大學通識教育 : 理念、現況與展望 / 黃俊傑著,臺北市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發行, 2015 隨著時代的進步,逐而邁入的是,各行各業該如何因應全球化,所帶來的趨勢衝擊;同時更是國家,該如何給予輔導和引領的執行措施,適時的做產業升級或是轉型的問題,以利於國家整體,無論在教育、政治、文化、產業等等都能夠在國際上提升競爭力。然而,對我來說,一個國家的強弱,在於能否有健全完善的教育制度,來多元發展培養人才。而本書不只有專家學者,提出對於目前的教育現況的處境,以及該如何面臨未來挑戰的觀點,進而幫助更多外行和內行的讀者,釐清及分析盲點,更是更直接的,把眼光擴展到未來的趨勢,該如何運用現
更新日期:2016/04/29 21:28:01
與問題教師共舞 : 學系經營六步曲 / 肯特.庫魯克斯頓(R. Kent Crookston)原著 ; 黃淑玲, 蔡佳翰譯, 台北市 :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 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總經銷, 2015 每當談及教育時,大部分的人第一印象的反應,一定會是想到,現今的教育學制,對學生是有幫助的嗎?要怎策劃制度,才能讓學生有效學習?並能在職場上學以致用,或是在國際的競爭中,也能成為佼佼者。所有焦點都是以學生為出發點來思考,然而,想要學的好的關鍵,也就需要有豐富的資源、有專業的人教導,才能被引領到正確的學習道路。在本書中談論的正式,該如何在學習過程當中,向師長提問,而師長又該如何,在與學生
更新日期:2016/04/29 21:24:46
在虛實之間學習 : 以政大書院為核心的高教實驗 / 吳思華等著 ; 政大書院主編,臺北市 : 政大出版社, 2014 本書以政大書院為例,來談及其創建核心及未來發展,從這樣虛實間的探討學習,從過去的教育制度上,到現今的改變,由實體的學制中,發現表面如虛有但確實存在的問題。然而,其實質上,就是做為觀察者的身份,對於這樣的書院做個評論分析,是否有效的結合博雅教育,讓學生在學習上,能助於更有效率、更富有文化素養的多元化發展。同時,也回顧過去學者,對於學院的教學創建,所做的付出和貢獻,並且從中思考著,該如何對未來的進程,做出改變。也從這小小的細節,如以某大學的書院出發,擴大到台灣的高等教育,甚至鋪陳
更新日期:2016/04/29 21:24:02
全球化時代大學通識教育的新挑戰 / 黃俊傑著,臺北市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發行, 2015 為了因應全球化帶來的的衝擊,各行的產業也在試想著,該如何運用現有的資源,來創造出新的想法或是產品,來跟上時代的趨勢潮流。然而在每個時代,都有其特色和未來的展望,如果一直不斷的盲目跟從時代的腳步,時而改變和更新,卻沒有發展出自我特色,那麼很快很可能地,會因為追隨而感到倦怠,或是被另一個新的複製品,而被消費者淘汰。然而本書也提到,教育也應該要加強本土文化的意識,縱然要時時關注新時代的動盪,但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從最基本的自我文化開始認知,再來擴展到全球觀,以不至於因為在多元化的認識下,而忘了自我的重
更新日期:2016/04/29 21:22:40
轉型中的大學通識教育 : 理念、現況與展望 / 黃俊傑著, 臺北市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發行, 2015 隨著時代的進步,逐而邁入的是,各行各業該如何因應全球化,所帶來的趨勢衝擊;同時更是國家,該如何給予輔導和引領的執行措施,適時的做產業升級或是轉型的問題,以利於國家整體,無論在教育、政治、文化、產業等等都能夠在國際上提升競爭力。然而,對我來說,一個國家的強弱,在於能否有健全完善的教育制度,來多元發展培養人才。而本書不只有專家學者,提出對於目前的教育現況的處境,以及該如何面臨未來挑戰的觀點,進而幫助更多外行和內行的讀者,釐清及分析盲點,更是更直接的,把眼光擴展到未來的趨勢,該如何運用
更新日期:2016/04/29 21:21:46
大學課程與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 李隆盛主編,台北市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4 隨著逐年的生育率下降、學費調漲、甚至各國都在不斷進行人才的拉鋸戰,而這些問題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學校面臨招生困難,也可能遭到退場的命運。然而,依據數據的顯示,確實在大專院校的比例上,因為招生不足額的問題,而面臨合併或是退場,更嚴重的是,這也有可能相對之下,影響到已畢業學生,因為學歷證明問題,而不被企業認可;對於在校學生來說,可能也有學習資源分配不均,甚至直接的補助和轉校缺失等等。然而,本書提供許多學者,對於這議題的看法和解決方針,希望能讓更多上層或下層單位,能有更積極的執政措施,以及無論教師或是學生都
更新日期:2016/04/29 21:21:01
書名:石頭變學校 / 葛瑞格.摩頓森(Greg Mortenson)著 ; 劉復苓, 張毓如譯 出版社:台北市 : 馬可孛羅文化出版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發行, 2014 作者喝了一杯又一杯的茶,爬過一座又一座的山,我閱讀了一篇歷經十六年的故事。 摩頓森是登山家,1993年攀登世界第二高峰時發生意外,被巴基斯坦當地村民救起,事後他為了回報救命之恩,他也了解到當地十分缺乏教育,因此摩頓森回來建設學校,並成立了中亞協會。故事講述了在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兩國間發教育的困境與作者為了幫助當地女性接受教育所做出的種種努力。 阿富汗社會動盪不
更新日期:2016/04/29 20:49:50
書名:老師,你會不會回來 作者:王政忠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公司 心得:在讀完了這本書之後,我對於作者的理念感到相當的感動,他這麼的認真努力奉獻自我,為的就是讓這些處於偏鄉環境的孩子們也能夠學習的更優良,不讓他們的課業落後,維持一定的知識水平基準,不放棄每一位學童,真心由衷為他們來付出一切,如此的做法至今已比較難以看到了,正是因為現代已經沒有很多老師為意願偏鄉環境付出。近年來,作者帶領著南投縣爽文國中的畢業生,共同成立了爽文青年軍,返鄉回校擔任青年志工,還辦理暑假生活營隊,做為感恩與回饋孩子的方式,希望協助較低成就學弟妹之課業輔導,以成為這個偏鄉現在與未來的深耕力量。這樣實際
更新日期:2016/04/29 20:40:10
書名:帶好每一個學生 : 有效的補救教學 作者:陳淑麗, 宣崇慧主編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心得:在目前的教育政策引領之下,政府希望學生們能夠在一個較少壓力之環境學習,強調的是快樂學習之概念,不要有過多的負擔壓在學童的肩膀上,造成學習上之不愉悅。不過從教改到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們其基礎之學科能力是反而越來越薄弱,對於基本的概念能力無法做到全然的理解,往往是一知半解的一直往上升,到了高年級後,就因為基底沒打好造成往後困難的只好放棄,變得不愛念書,這是現在教育上遇到的大問題之一。要如何改善,就是只好從事呆版的補救教學,將老師平常課堂上講過的東西,在課輔時間再說一次罷了,但是這
更新日期:2016/04/29 20:36:25
書名:直言正道 : 那些無關考試, 卻非常重要的事! 作者:楊正 出版社:渠成文化出版 心得: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補教界的名師,他在書裡頭提及到了台灣補教業那光怪陸離之現象,為何補教業是如此的興盛於台灣,教改反而改出更多的坊間補習班。目前,在台灣從小到大的求學生涯當中,幾乎每一位現代的學生絕對都上過補習班,或是待過補習班,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家長都想要自己的兒女念好書,考好考試,得到好成績,成績比他人優秀,學習更多更深澳之學術知識,也就是懂得解難題,最後考上一所理想的好大學,以利人生找到一個好工作。也因此,導致人人認為不補不行,落後起跑點就糟糕了,家長的心態主宰著一切。作者還提到說,其實
更新日期:2016/04/29 20:33:18
書名:青年學子的30堂另類生活課 作者:呂佩芬, 黃健誠, 蘇晨瑜, 蘇曉晴, 廖薇真採訪撰文 出版社: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心得:這本書是由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之著作,內容主要是表達那些課堂上我們學不到之事物,看那些實際的食做成果又是如何,以增加自我之經驗及歷練。對於我們這些大學生而言,在校生活當中一定會有聽過一些服務隊的概念,鼓勵我們多多參與,走出校園,和不同種類的小學童們接觸,互相交流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重點是傳播出去想要表達之理念給他們。我認為這些都是非常好而且有意義的活動,因為出去探索外在是平常在生活中難以接觸到之事物,更何況是用課堂講授,那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唯有下去做實地的體驗
更新日期:2016/04/29 20:30:01
書名:和牛津、劍橋新鮮人一起思考 : 60個絕妙問題, 激發你的創造力 / 約翰.方頓(John Farndon)著 ; 楊沐希, 藍曉鹿譯 出版社:臺北市 : 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4 當你打開這本書的時候,你會被裡面千奇百怪的問題所吸引,當你嘗試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你會發現裡面的答案非常的有趣,因為每一個題目都沒有標準的答案,你可以通過自己的想法一步步推論,只要有據可依,可以說的通順,那就是正確的,哪怕是天馬行空的想像,只要你想得到就沒有錯誤,重要的是你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且你還有敢於挑戰權威敢於質疑標準的勇氣,不要被固有的模式所桎梏你的才華,其實,這些題目都只是在激發你的
更新日期:2016/04/29 20:27:22
書名: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 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 作者:吳曉樂 出版社:英屬蓋曼群島商網路與書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出版 心得:對於現代的學生而言,每天在學校裡日常生活總是和考試是脫離不了關係,非常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每天就是不斷的考試讀書,一成不變,逐漸將熱情磨掉。 為何會是如此變形的校園生活,正是因為我國的教育導向總是以考試為主,上課的內容絕對是考是必備的,由考試引導教學,以致於教學正常化的現象難以落實下去,從早到晚青年學生總是不贏的寫試卷,寫講義,寫評量,不斷的磨練下去,成為一部標準作業化的考試機器,訓練到看到題目立刻要反映出來解答之道,重點是只有一
更新日期:2016/04/29 20:25:49
書名:沒有教室的未來大學 : 自己的前途自己救, 把興趣變成創業/就業的競爭力! 作者:戴爾.史帝芬斯(Dale J. Stephens)著 ; 賴孟怡譯 出版社: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出版 心得:現代的社會中,一直不斷的出現一股聲浪,那就是希望大學們應該要接納轉型的建言,因為在目前少子化的浪潮之下,新生的數量將會是逐年的遞減,從小學到大學端都會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因此必須提早因應準備,以避免未來進退兩難。而在這本書當中,作者認為其實學術知識對於大學生而言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因為事實證明,現在讀大學已經不是就業保證了,學歷浮濫,滿街都是大學生,在教室外面的學習,才是
更新日期:2016/04/29 20:21:35